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站在一枚能打到美国的巨型导弹旁边,这画面你敢想吗?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过去一年多里,在朝鲜真实上演的一幕。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冰冷的钢铁巨兽上时,很多人却忽略了金正恩布下的这个最出人意料的棋子——他的女儿,金主爱。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以前,金家的孩子那是藏得严严实实,别说照片了,连是男是女外界都得靠猜。可从2022年底开始,画风突变。金主爱就像是突然空降的明星,陪着她爹出席各种“高大上”的场合,而且清一色全是军事活动。最震撼的一次,就是父女俩并肩站在“火星-17”洲际导弹前,背景是巨大的发射车和整装待发的士兵。那感觉,就像是国王在向公主展示未来的王国疆土,只不过这“疆土”是由核弹头和发射架构成的。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只是金正恩想展示一下自己“慈父”的形象,软化一下国际观感。可随着金主爱亮相越来越频繁,官媒对她的称呼从“亲爱的子弟”升级到“尊敬的子弟”,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哪是家庭亲子秀,这分明是政治接班人的预演啊!把一个孩子和国之重器捆绑在一起,这步棋的玄机深得很。它传递了一个极其强硬的信号:朝鲜的核武器,不是金正恩这一代人的权宜之计,而是要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这等于告诉全世界,别指望他退缩,更别指望他的下一代会放弃。核武器的保险,要锁死在金氏家族的血脉里。
就在金主爱频繁亮相的同时,朝鲜内部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2022年9月,他们通过了一部叫《核武力政策法》的法律。这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用白纸黑字的形式,把朝鲜的拥核国地位给“写死”了。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朝鲜的核拥有国地位“不可逆转”。更吓人的是,法律还授权,一旦国家领导层受到攻击,军队可以“自动”进行核反击。
这一下就把谈判的路给堵死了。以前美国、韩国还老提“无核化”,希望通过谈判让朝鲜弃核。现在人家直接立法了,意思就是:这事儿没得谈了,我已经把门焊死了,钥匙也扔了。这就像打牌,金正恩直接把一张“王炸”拍在桌上,告诉所有对手:“别再跟我讨价还价了,这就是我的底牌,而且我永远不会把它收回去。”这种用国家最高法律来背书的强硬,比任何一次导弹试射都更具威慑力。
光有决心和法律还不够,还得有真家伙。就在大家还在消化“核武传家”和“拥核立法”这两个重磅消息时,朝鲜的兵工厂里也没闲着。2023年4月,一个叫“火星-18”的新家伙横空出世,金正恩又带着女儿去现场观摩了。
这“火星-18”跟以前的导弹有啥不一样?简单说,就是个“快”字。以前朝鲜的洲际导弹,用的是液体燃料,发射前得吭哧吭哧加注好几个小时,跟咱们出门前烧壶开水似的,动静大,时间长,美国的卫星早就看得一清二楚,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可这个“火星-18”用的是固体燃料,这就厉害了。它就像一根巨大的“二踢脚”,平时藏在山洞里,接到命令后几分钟内就能拉出来点火发射,神出鬼没,让人防不胜防。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位资深防务分析师布鲁斯·贝内特就曾直言,这种固体燃料导弹的出现,将“极大地复杂化”美国的应对策略。
这还不算完,朝鲜似乎觉得光有能打到美国本土的“长矛”还不够,还得准备点在家门口用的“匕首”。于是,他们又公开了“火山-31”战术核弹头和一种叫“海啸”的核无人潜航器。前者个头小,可以装在常规导弹上,专门用来对付韩国、日本的军事基地;后者更邪乎,像个大鱼雷,能在水下潜伏很久,然后跑到敌人港口附近引爆,制造一场“放射性海啸”。这种打法,完全是奔着同归于尽去的,它传递的信息是:别惹我,我不仅有能力让你本土不得安宁,更有决心在家门口跟你拼个鱼死网破。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朝鲜这么个被全世界制裁的国家,哪来这么多钱和技术搞这些尖端武器?这就要提到金正恩在国际棋盘上的另一步妙棋了——抱紧俄罗斯。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乌克兰战场时,金正恩却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2023年9月,他坐着那趟著名的绿皮专列,穿越大半个西伯利亚,跑去跟普京见了面。见面的地点也很有讲究,选在了俄罗斯的东方航天发射场。一个玩导弹的,一个玩火箭的,俩人在一堆高科技面前相谈甚欢。
这俩人,一个因为乌克兰战争被西方全面制裁,急需炮弹;一个因为发展核武被制裁了几十年,急需卫星、核潜艇之类的尖端技术。这简直是“天作之合”,一拍即合。很快,美韩情报部门就发现,朝鲜的炮弹源源不断地运往俄罗斯前线。作为回报,俄罗斯可能在哪些方面“指点”了朝鲜,那就耐人寻味了。金正恩这趟远门,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强大的“背锅侠”和技术来源,更重要的是,他向世界展示,制裁联盟并非铁板一块,他有能力在国际政治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所有这些布局,最终都在那场盛大的建党80周年庆典上,以一场视觉盛宴的形式,推向了高潮。平壤的夜空被焰火照亮,广场上,新型驱逐舰的模型、神秘的导弹系统、士兵身上的数字化装备,在聚光灯下闪着寒光。金正恩一身戎装,站在舰艇甲板上,目光深邃。
这场精心编排的大秀,就是他所有棋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它不是给朝鲜老百姓看的,或者说不全是。它是一场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向华盛顿、首尔和东京直播的“武装游行”。每一个导弹方阵,每一款新式武器,都是一句无声的宣言。正如一位匿名的韩国退役将领感叹的那样:“他们用我们最熟悉的媒体语言,讲了一个我们最不愿听的强硬故事。”
当白宫的新闻发言人还在用“密切关注”这种外交辞令来回应时,朝鲜已经用钢铁和火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表达。他们或许没有能力赢得一场全面战争,但他们展示出的,是足以让任何对手在动手前都得掂量再三的“掀桌子”的能力。
这盘棋下到今天,半岛的局势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游戏规则变了,曾经的“无核化”目标变得遥不可及。世界不得不在一个“拥核的朝鲜”这个既成事实面前,重新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夜幕下的平壤,喧嚣散去,但这场庆典投下的阴影,却长久地笼罩在太平洋的上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配资资讯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