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们常戏谑地说,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仿佛永远带着一项传统技能——那就是打火箭弹。不论飞机如何先进,似乎总少不了挂上一排火箭弹发射巢,作为作战装备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与美国空军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对地攻击方面更偏向于使用空对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及空射巡航导弹等高端武器,仿佛将传统的航空火箭弹视为过时的武器,不屑一顾。
然而,最近的局势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战斗机的“剧本”也发生了反转!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凭借PL-15远程空空导弹成功击落了一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而美国空军却开始重视并加强火箭弹的使用训练,甚至在某些方面,火箭弹的搭载数量超过了中国空军。
最近,美国空军展示了隶属于第20战斗机中队的F-16“隼”战斗机。这架战斗机的机翼下挂载了六个LAU-131/A七管火箭弹发射巢,使得该机能够一次性齐射42枚航空火箭弹,展现出惊人的火力。
图片:通过复合挂架挂载6个火箭弹发射巢的F-16战斗机。
展开剩余72%与此同时,在2025年5月的美国空军第96次测试飞行中队中,F-15E“攻击鹰”重型战斗轰炸机也展示了类似的配置,搭载了六具LAU-131/A七管火箭弹发射巢。这表明,这种火箭弹配置方式可能将成为美国空军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作战模式。
图片:F-15E战斗轰炸机搭载6具火箭弹发射巢。
实际上,LAU-131/A发射巢并不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装备,而是美军长期以来使用的一种通用型70毫米航空火箭发射装置。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多种固定翼战斗机和直升机上,广泛用于空对地攻击。
图片:越战时期美军OV-10“野马”战场观测机挂载LAU-131/A发射巢。
尽管这些飞机上所挂载的仍是传统的火箭弹发射巢,但不同的是,美国空军现在使用的火箭弹已不再是过时的普通航空火箭弹,而是新型的AGR-20制导火箭弹,实际上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APKWS II型70毫米航空火箭弹的正式军事代号。这个新型武器系统集成了BAE公司研发的WGU-59/B激光导引头,可以精确打击地面目标,也能够在空对空作战中使用,尤其是在对无人机等空中目标的打击方面,表现极为出色。其安装的近炸引信能确保即便火箭弹错过目标,也能通过附近爆炸产生的破片或冲击波摧毁无人机,大大提升了空中打击能力。
2024年,美国空军首次使用激光引导的AGR-20制导火箭弹成功拦截了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这一行动首次公开了APKWS II制导火箭弹的正式编号——AGR-20。
图片:安装在直升机上的LAU-131/A发射巢。
与传统的导弹相比,AGR-20制导火箭弹的最大优势之一便是其成本效益。根据五角大楼的预算文件,一枚AIM-9X“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的成本大约为42万美元,而一枚AGR-20火箭弹的制导与控制系统成本则约为15,000美元,战斗部和发动机部分只需几千美元。整体来看,一枚AGR-20的成本大约为2万美元,明显低于传统导弹。
今年6月,为应对伊朗和以色列冲突升级,美国空军向中东地区运送了约20,000枚AGR-20制导火箭弹。这些原本计划提供给乌克兰F-16战斗机的火箭弹,最终被特朗普政府截获,用于应对伊朗及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
图片:美国海军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挂载LAU-131/A发射巢,AGR-20的导引头为其增加了更强的打击能力。
我国战斗机历来也装备过多种型号的航空火箭弹,虽然大多数是传统的无制导火箭弹,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曾研制过外贸型惯性制导航空火箭弹。尽管这些火箭弹可以提高对地面目标的打击效果,但与美国的AGR-20相比,精度和打击效果仍有差距,尤其是在对无人机等空中小型目标的打击上尚显不足。
未来的战争中,我国可能会面临大量无人机的威胁,这也意味着反无人机作战将成为新的作战任务。如果我国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能够携带低成本、打击能力强且数量充足的制导航空火箭弹,将大大增强应对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的能力。
图片:网友绘制的六代机发射航空火箭弹的场景。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资讯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